今天是
手机版
站群导航

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

初高中

九年一贯制学校

小学

幼儿园

其他

搜索

202504学习心得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19 13:30:2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202504学习心得

在深入学习关于“数智赋能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”这个课题后,我对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方向、技术融合路径及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结合数智技术与数学学科本质,探究性作业的设计需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,以生活化情境为载体,以数据驱动为支撑,实现从“知识巩固”到“能力生成”的转型。以下从方向把控、策略优化、实践启示三方面总结学习收获。

一、方向把控:以核心素养为导向,重构作业目标

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必须紧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,尤其是“数学抽象”“逻辑推理”“数学建模”等能力的培养。传统作业多聚焦于计算与记忆,而数智赋能下的探究性作业需突破这一局限,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,引导学生经历“发现问题—分析问题—解决问题”的完整过程。例如,在《放大与缩小》一课中,可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缩放规律,让学生直观感受比例关系的本质,进而理解“图形相似”的数学模型。这种设计不仅深化了知识理解,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能力。

二、策略优化:技术赋能与学科融合的双轨路径

1、数智工具助力思维可视化

通过“画数学”“说数学”“做数学”等策略,结合数智工具将抽象思维具象化。例如,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知识网络,或通过交互式课件让学生自主操作图形缩放,记录思维路径。数智平台(如人人通App)还能实时分析学生作业数据,精准定位学习难点,动态调整作业难度与形式,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。

2、生活情境与跨学科整合

探究性作业需打破学科壁垒,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。例如,设计“家庭购物预算”“校园绿化规划”等项目式作业,学生需综合运用比例、测量、统计等知识,同时借助数智工具(如Excel建模、3D建模软件)完成方案设计。此类作业不仅提升数学应用能力,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。

3、分层设计与动态评价

根据学生能力差异,设计基础性、拓展性、挑战性三级任务。例如,在《比例尺》单元中,基础任务可为手工绘制地图,拓展任务可结合卫星地图软件分析区域比例,挑战任务则要求学生利用编程工具模拟地图缩放功能。评价上,通过数智平台记录操作过程数据,关注思维深度而非仅结果正确性,形成“过程—结果—反思”的多维评价体系。

数智赋能下的探究性作业设计,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放大数学思维的可见性与可操作性,同时以真实问题驱动深度学习。未来需进一步探索AI算法在作业生成中的应用,例如基于学生画像的智能题库推荐、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沉浸式探究场景等,真正实现“以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。

终审:刘莹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